“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是一項面向全國在校環境設計及相關專業大學生的公益性大賽,2013年在清華大學啟動,十屆大賽共覆蓋院校1000余所。
第十一屆“中裝杯”賽題以“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促進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有效對接”,為高校環境設計及相關專業學生從“學設計”到“做設計”提供全面的服務和指引為宗旨,將諸多實際項目引入賽題。賽題亦緊跟當前社會、經濟、文化及行業熱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AIGC創意設計、共享辦公空間、社區餐飲空間、適老化設計等當前熱點議題已納入本屆大賽考核方向。
為了讓賽題設置更科學嚴謹,第十一屆“中裝杯”賽題劃分了本科和專科/高職兩個賽道。
本科賽道賽題(命題類):空間創意類-三居室設計、空間創意類- 適老化別墅設計、深化設計類-社區餐飲空間設計、深化設計類-科技公司辦公空間設計
專科/高職賽道賽題(命題類):空間創意類-養老型住宅設計、空間創意類-改善型別墅設計、深化設計類-快消餐飲空間設計、深化設計類-共享辦公空間設計
本科、專科/高職類共同賽題 :企業命題類、畢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鄉村振興類、數字藝術與多媒體設計類、建筑設計類、燈光設計類、風景園林類、城市設計類、公共藝術類、環境藝術與商業攝影類、作品呈現短視頻類、設計理論類、傳統美術類、AIGC 類、環境藝術類、教學成果類。
作品請按參賽規范整理好,于2025年6月30日前提交至摩課云競賽平臺 。
平臺網址:https://cp.moocollege.com/home/competition/details?competitionId=100019
第十一屆“中裝杯”賽題、作品提交細則及評分標準等資料請于下文下載。
“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組委會辦公室
地址:北京豐臺南四環西路128號3-1508 郵 編:110070
電話:010-88114884
聯系人:陳韋 李勝軍 劉娜靜 畢知語 丁艷艷 李艷 李二慶 盧婷
一、命題類(本科組)
空間創意類賽題一(本科組):三居室設計
在一些城市居住,住宅空間有著地理位置和面積的限制,而居住者需要長期在此區域和空間生活,設計者需要給予居住者滿足生活需求且能提高生活品質的空間。
(1)命題背景
這是一個真實的戶型案例,小區在北京市朝陽區,三室兩廳一廚三衛,板樓,南北向。建筑面積為175平方米,套內面積140平方米,框架結構。
(2)設計要求
家庭成員:男主人為企業高管,45歲,女主人39歲,大兒子上小學二年級,二兒子4歲,考慮三胎,父母長期居住。
功能要求:隱私性考慮;儲物空間需要充足,廳里需要有書房的部分功能,還能來朋友時作為聚會餐廳使用;廚房需要配套齊全,可以接受開放式廚房(電陶爐烹飪),男女主人喜歡智能家居(比如智能窗簾、開關、照明等各種智能電器設備),需要安裝中央空調、新風、地暖、水系統。
風格要求:偏現代溫馨,合理且新穎,給予客戶良好的居住體驗感,同時讓居住空間明亮開闊。
注意事項:所有的剪力墻(填充墻體)及主管道不能拆,非承重墻體可以根據需要拆改,方案需要考慮下水條件,入戶門位置不能更改,電箱位置均可以調整。
空間創意類賽題二(本科組):適老化別墅設計
這座坐落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別墅,共計五層,配備有雅致的庭院與開闊的露臺,旨在滿足三代同堂家庭的居住需求。在設計規劃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與身體狀況,尤其在適老化設計方面,嚴格遵循相關設計要求。
(1)設計要求
戶型中所有管道位置均可以根據設計需求重新設定。所有厚度為120的墻體均可拆改。外墻不可以拆改。梁體、柱子不可以改動。電梯樓梯位置建議保留,如有需要可以重新規劃。
(2)裝修風格與品質需求
風格傾向簡約歐式或新中式,空間開闊有層次,色彩溫馨。材料高品質環保,如墻面環保漆或壁紙,地面依區域選實木地板、防滑地磚或大理石。家具實木框架、優質面料與環保板材,五金上乘。門窗斷橋鋁配雙層中空玻璃,入戶門堅固防盜智能,窗戶防護欄安全美觀。
(3)適老化設計細節
全屋緩坡或無高差,樓梯踏步防滑、高度適中,兩側扶手連續且末端延伸。燈光充足柔和,關鍵區域感應夜燈。門寬不小于 90 厘米,衛生間門便利,老人房與衛生間設緊急呼叫按鈕連客廳或安保中心。
深化設計類賽題一(本科組):社區餐飲空間設計
本賽題設計要求主要聚焦于品牌社區餐飲店的設計規劃,并請參賽者自行選擇或設定一個社區餐飲門店的品牌,將其價值特點充分融入于空間設計當中,并依循著消費者習慣的改變,適當加入相對應的家庭聚會場景,并對就餐環境動線的多樣性、趣味性,規劃出合理又舒適的用餐環境和氛圍。
(1)設計要點
注重社區餐飲店氛圍的營造,提高消費體驗,傳遞品牌質價比認知。設計原則即從材質到調性,再到品宣、體驗。既有家庭廚房食材的新鮮衛生,又有品牌餐廳的信任基礎和優質服務,但價格卻是百姓消費的水平。設計應滿足:品牌感的識別性、動線的合理性、就坐的舒適性。
(2)空間需求
臨街外立面店招;接待引導、等位區、外賣打包臺;收銀臺(需考慮音源控制臺、打印機等設備的放置);明檔后廚、備餐臺;獨立的果飲操作間(展示功能);用餐空間:散臺用餐區需包含20桌,另需包含部分卡座及半封閉包廂(可采用軟間隔形式);后廚空間:區域需要進行規劃(例如:出餐口,洗碗間、餐盤回收動線),具體灶臺廚具設計不在此設計范圍;衛生空間:衛生間位于街區內,即店內無需設置衛生間,僅需考慮設置一處客用洗手臺。
深化設計類賽題二(本科組):科技公司辦公空間設計
辦公空間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上的辦公空間以實體房間為主,但隨著科技進步,虛擬辦公的需求逐漸興起??臻g配置因功能而異,既有獨立小房間提供私密性,也有開放空間便于團隊合作,但需平衡隱私與安全。
(1)設計說明
某國際信息科技品牌到新城市設立分公司,希望打造「實木與綠意、探索與體驗、文化與科技」共構的創新空間。請以此為理念,創造實用與美學兼具的辦公空間,提升企業形象并引領潮流。
(2)空間使用需求
工作區:最少12人;主管室:2~3人(董事/經理);會計室:2~4人;簡報室:13~15人;小會議室:6~8人;事務區:相關事務工作機具使用場域;服務空間:廁所、茶水、清潔間;員工休息區:用餐、書報; 儲藏室:1間(面積自定義);其他:材料室、展示室、工作室等,可依據不同屬性之工作而增設之空間;樓梯與衛生空間:不可隨意更動位置。
點擊下載“中裝杯”深化設計類賽題二:科技公司辦公空間設計詳情
二、命題類(???高職組)
空間創意類賽題三(專職組):養老型住宅設計
這是一個真實的戶型案例,小區在北京市房山區,三室兩廳一廚二衛,板樓,南北向。
(1)設計要求
該住宅面積為109平方米,房高:2720毫米,為框架結構。需安全便捷空間,無高差地面、寬通道、帶扶手且防滑的衛生間與浴室;舒適休息空間,利上下床的布置與良好采光通風;配備緊急呼叫與適宜照明系統;規劃休閑娛樂空間,設桌椅、書架;合理布局收納空間,方便存取物品。需考慮以后輪椅活動空間。
(2)注意事項
所有的剪力墻及主管道不能拆,方案需要考慮下水條件,在適當范圍內可以做局部調整,入戶門位置不能更改,電箱位置均可以調整。
空間創意類賽題(專職組):改善型別墅設計
此為真實戶型案例;聯排別墅共五層,地下2層,地上3層,房本總建筑面積為232平方米(不包括庭院與露臺),要求根據不同樓層特點規劃功能區域,以滿足現代家庭生活需求并體現舒適性與合理性。
(1)命題背景
項目地點: 北京市大興區
套內面積:232㎡ 房高:2860mm 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
(2)設計要求
家庭成員:一家四口,夫妻二人,2個男孩都在上小學,住家保姆1-2人。
功能要求:
① 地下二層空間規劃要求:設備房、洗衣房、玄關、衣帽間、車庫
② 地下一層空間規劃要求:保姆間、影音室、棋牌室、客房、游戲室、書房
③ 一層空間規劃要求:玄關、客廳、餐廳、廚房
④ 二層、三層空間規劃要求:主臥室、兒童房2間、客房、書房
⑤ 露臺可以封閉,可以做書房或其他用途,院子考慮休閑屬性
以上空間要求,除必要的臥室及客餐廳外,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增減。每層的衛生間根據設計需要設置,盡量將衛生間位置對齊到每一層的相同位置方便管道改造。
風格要求:風格不限,合理且新穎,給予客戶良好的居住體驗感。
深化設計類賽題三(專職組):快消餐飲空間設計
“水吧快消”涵蓋豐富品類,飲品包括咖啡(現磨與速溶)、茶飲(中式純茶、奶茶、果茶)、果汁(鮮榨、濃縮調配、NFC)、碳酸飲料、功能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及特色飲品;小吃零食有烘焙食品、 堅果、果脯及海苔肉松小貝、炸薯條等,其特點是消費周轉快。
(1)設計要點
“水吧快消”空間設計要點包括整體布局規劃,功能分區明確,如前臺售賣與制作區、顧客休息區、儲物區和清潔區。要求布局合理且空間流動順暢,注重風格與氛圍營造。
本商戶業主主營業務定位:奶茶及其他手工飲品,客戶可以在店內休息與飲用。同時搭配小吃零食烘焙食品。
設計風格傾向于網紅風,需要多考慮顧客打卡拍照分享的需求。
(2)基地說明
建筑面積:235 m2,所有梁柱系統、外墻等均不得變更。根據設計需要確定一個出入口后,將其他出入口封閉為玻璃隔墻。商鋪內不可搭建二層結構。店內有三處上下水位置,將不需要的水管使用裝飾結構包裹起來,不能刪除。
深化設計類賽題四(專職組):共享辦公空間設計
共享辦公室是基于共享經濟理念發展而來的辦公模式。它整合了分散的辦公空間資源,通過租賃的方式將這些空間提供給多個用戶共同使用。這種模式通常由專業的運營機構管理,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租賃方式,如按工位、按房間或按使用時長租賃。
(1)設計要點
風格簡潔,考慮到共享的性質,需要在共享的公共區域減少阻隔增強便利性;同時加強各工位的隱私性。
(2)基地說明
位置:北京市四環內某大型寫字樓內,項目位于大廈2層,主要通過電梯上下。消防樓梯間安全門,非緊急情況不開啟。建筑面積:450m2 ,右側非設計區域不用考慮,與本區域不聯通,隔離位置需要建墻。所有梁柱系統、外墻、樓梯、電梯等均不得變更,本空間內沒有上下水,也不可增加上下水管。
(3)空間需求
開放式辦公區、獨立辦公室、會議室、洽談室、茶水間、休閑娛樂區。
服務區域:前臺接待區、打印復印區。
儲物區域:個人儲物柜、公共儲物室。
三、企業命題類(本科及???高職組)
企業命題:“青椒云”AIGC類
AIGC探索創新,運用工具提高設計效率,提升大學生綜合能力,接受學習新興事物,推動就業技能,大賽面向廣大學生誠摯征集運用AIGC工具輔助設計創造作品。
(1)未來城市地標建筑:AI驅動的創意設計
以“未來城市地標建筑”為主題,運用AIGC工具設計一座具有創新意義的地標性建筑。設計需兼具功能性、未來感和文化表達,體現AI技術在設計創意生成、形態優化和方案展示中的關鍵作用。參賽者需通過AI輔助生成建筑外觀草圖、立面設計及核心空間效果圖,并提交一份設計說明,具體闡述AIGC工具如何提升創作效率和設計品質。作品應展示出未來建筑如何服務于城市發展。
(2)城市復興中的共享空間設計:AI賦能的新型社區
以“城市復興”為背景,設計一個面向未來的新型共享空間,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參賽者需結合AIGC工具完成設計,包括總體空間布局、立面造型和功能區域的渲染效果,展現共享空間的開放性、實用性與社交功能??梢試@公共健身、社區閱讀、青年創業等熱點場景展開創意設計。作品需附帶說明,具體闡述AIGC工具在生成創意方案、優化功能設計以及提升表達效率中的應用。
(3)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AI輔助的鄉村公共空間設計
以“鄉村振興”為背景,運用AIGC工具設計一座促進鄉村發展的公共建筑(如文化中心、農貿市場、教育設施等)。設計需體現當地文化特色,同時關注生態可持續性和現代功能需求。參賽者需通過AI生成建筑外觀方案、主要功能區平面圖及渲染效果圖,并提交設計說明,重點描述AIGC工具如何幫助在鄉村背景中實現創意與功能的平衡。利用AI技術為鄉村設計注入新活力,探索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向。
四、開放式賽題(本科及???高職組)
畢業設計類
2025年畢業的高校建筑、環境設計、工業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等專業學生畢業設計作品都可以參加畢業設計類。
(1)參與方式
高校院系或指導老師統一申報(參賽院校須控制提交作品的數量和質量,擇優推送,推送的作品數量不超過當年該專業畢業設計作品總數的10%)。
(2)提交內容
① 設計說明(10分):項目分析、設計思路、風格理念、材料說明等,不少于100字;
② 平面布置(25分):整體空間的平面布置圖及頂面布置圖;
③ 設計表現(40分):效果圖(手繪彩色效果圖或電腦效果圖任選)一套;
④ 海報展示(25分):結合平面圖、效果圖、設計說明制作方案展示海報1張,豎版80CM*180CM。
注:所有畢業設計需要提交的作品資料依據以上要求,根據作品類別的具體特性進行資料增減,需涵蓋學校規定的畢業設計規范的核心內容。
產品設計類
第十一屆“中裝杯”面向全國征集產品設計作品,從美學價值、科技創新、文化底蘊、實際運用、商業前景五個緯度聚焦和發掘中國產品設計力量,助推中國產品設計成為世界進步與創新的重要力量。
(1)參賽范圍
家具設計、家居產品設計、文創產品設計、陳設產品設計、智能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等。
(2)作品提交
參賽報名表,見附件;三維建模,提供源文件,需要含參數;渲染效果圖輸出;方案設計說明;創意草圖繪制和宣傳展示視頻可作為加分項一并提交。
(3)評審說明
審美:參賽作品體現較高的美學價值,結構合理,富有美感,藝術表現力強;
創新:作品為原創且首發作品,極具創意,展現獨特設計視角,融入前沿科技手法;
內涵:作品立意積極健康,表達豐厚的文化底蘊;
實用:產品使用便捷,能切實提升使用者的生活質量,帶來愉悅的使用體驗;
商業:產品擁有很好的商業價值和高附加值,可轉化成很高的話題勢能和消費勢能。
鄉村振興類
(1)公共設施設計
滿足特定選址鄉村所使用的設施類產品,其中包括:交通設施、休息設施、文化設施、體育健身設施、照明設施、快遞郵政設施等,任選其一進行設計,設計題目自擬。
設計要求
①參賽者自選國內鄉村為設計場地,并在競賽圖紙中有明確的體現;
②立足于自選場地環境及使用人群,為其設計合理使用的設施類產品;
③設計理念要具有創新性,能夠著眼當下、面向未來;
④在設計中注重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具有文化創意性;
⑤設計同時要滿足批量生產的落地性和經濟性。
(2)鄉村規劃設計
鄉村總體規劃設計、鄉村保護規劃、鄉村景觀設計、鄉村民宿設計、鄉村產業專項規劃(旅游、農業、道路等相關)、鄉村建筑改造設計、鄉村振興室內空間設計等。
設計要求
規劃設計多維度分析:針對規劃設計項目,從區域和本地等多個層面,以及自然、經濟、人口、集體組織、社會、生態、建設、市場等多個維度,進行較為深入的調研分析,分析鄉村現狀場地關系,梳理出鄉村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及可利用的有效資源,及其可能的開發利用方式,做出規劃分析。
數字藝術與多媒體設計
(1)虛擬現實(VR、AR)
以虛擬現實(VR、AR)技術為基礎的數字文旅設計作品,包括虛擬角色形象、虛擬場景空間、虛擬道具、虛擬視覺藝術、虛擬服裝等。題目自擬。
設計要求:
創新性:有創新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創意,有虛擬現實數字藝術表現力。
融合性:充分融合虛擬現實技術和文旅領域,展現出二者的完美結合。
文化內涵: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現特定文化地域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傳承。
制作要求:
以虛擬現實技術為基礎,數字化方式呈現的設計作品。
(2)CG 藝術
涉及計算機生成的圖像藝術,如數字繪畫、3D 建模、特效制作等。作品需要在技術水平和藝術表現力上都有出色的表現。
設計要求:
創意構思:主題明確清晰,具備獨特新穎的創意,無論是數字繪畫、3D 建模還是特效制作,都要在表現形式、內容等方面展現創新思維,貼合作品整體情境。
技術運用:熟練掌握對應軟件及相關技術,像數字繪畫軟件操作、3D 建模的結構與材質處理、特效制作軟件的功能運用等,且能精準把控各項參數以實現創作意圖。
視覺呈現:注重色彩搭配和諧且有表現力,構圖合理有序,模型質感真實,特效與畫面融合自然,確保整體視覺效果優質,符合藝術審美與應用場景需求。
節奏把控:根據作品情節、音樂等因素,合理安排特效節奏及時長,3D建模、數字繪畫也要從畫面布局、元素展現等方面營造出合適的節奏韻律,增強整體感染力。
(3)數字文旅元宇宙
“數字文旅元宇宙”是將數字技術與文化旅游相結合,創建一個虛擬的、多維度的、互動性強的數字世界。它是基于元宇宙概念構建的,用戶可在虛擬的環境中參觀博物館、探索名勝古跡、參與虛擬文化節慶等活動。同時,提供互動與合作空間,讓用戶能夠共同創作、交流和分享文化旅游體驗。
設計要求:
空間性:創作充滿創意和想象力,具有藝術感和美學價值的元宇宙空間。
用戶體驗:個性化的文化旅游體驗,提升用戶的參與感和滿意度。
交互性:用戶積極參與虛擬文旅體驗,通過提供互動游戲、虛擬文化體驗活動、社交分享等功能,激發用戶的興趣和參與熱情。
綜合性:綜合運用數字媒體、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創作數字文旅元宇宙。
建筑設計類
(1)競賽介紹
本競賽立足于建筑設計,探討建筑設計選題選址、回應自然、人文、社會、技術等多方面的可能性,展現設計者對建筑設計創新性、前沿性的思考,為改善人居環境而設計;積極推動建筑學、城鄉規劃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本賽題亦致力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節能技術融合創新,促進智能設計里節能方案優化、智能生產中節能構件制造、智能施工時節能工藝實施、智能運維階段能耗管控等關鍵突破,助力建筑行業數智化綠色轉型。
(2)設計內容及要求
滿足特定選址的建筑設計,包括但不限于:文教、商業、交通、展覽、觀演建筑、BIM技術、智能建造、建筑節能等,可任選其一進行設計,設計題目自擬。
(3)設計要求
參賽者自選國內的一處設計場地,并在競賽圖紙中有明確的體現;立足于自選場地環境、文化及使用人群等,自定義其設計主題,體現形式、空間、功能、結構、材料等;選題、選址與設計應體現其此地此時的唯一性,即地點場所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設計要具有創新性,獨特性;設計中注重設計生成和表達的邏輯清晰性。
燈光設計類
凡是涉及城建規劃、建筑、室內外等空間燈光設計應用的作品,都可以投稿參賽。
室內燈光設計:星級酒店、綜合體辦公、零售商業、售樓處及高端住宅、博物館、劇院及禮堂、市民及政府機構空間、教育及宗教設施等室內空間燈光設計。
建筑室外及城市環境規劃燈光設計:綜合體辦公樓、星級酒店、住宅大樓、售樓處等建筑室外燈光設計,以及私家花園、文化公園、橋梁、城市照明總體規劃。
設計要求
功能性:必須充分實現照明的功能性,選擇、安排燈具合理,選配光源準確;美觀性:能充分展示燈光對室內外裝飾空間的美化功能和作用,賦予空間美輪美奐的功效;高效性:充分考慮照明節能、高效的理念;創造性:整體光環境設計理念富有創意,燈光運用具有技巧性。
風景園林類
(1)建成環境發展研究與景觀規劃
存量更新背景下,城鄉建成環境發展面臨土地、環境、人口、能源等方面的瓶頸約束,城市功能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城市更新改造等工作迫切需要風景園林提供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舉措。在新時期國家高質量發展方針的指引下,面對增量開發時代遺留的資源失配、空間失序、文化失語等一系列問題,如何通過建成環境科學研究與設計實踐,在保護與發展中科學配置要素、煥活空間價值、激發城市活力,成為城鄉空間優化與景觀更新發展的關鍵點與創新點。
基于上述背景,參賽選手根據自定區域的城鄉景觀資源稟賦、自然與人文環境特征,以及建設訴求等系列問題剖析,任選場地進行建成環境更新發展研究與景觀規劃應對,具體規劃題目自擬。
設計要求
基于選定地塊范圍與用地類型,在對城鄉建成環境進行多維度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城鄉建成環境發展研究與景觀規劃。要求突出規劃方案的創新性,著重從產業升級、業態更新、舊城改造、環境煥活等視角,挖掘城鄉建成環境發展的現實關鍵問題。聚焦健康社區、綠色社區、未來社區、智慧社區、全齡友好等時代議題,通過景觀空間規劃營造高品質人居環境和公共空間。結合城鄉建成環境更新規劃行動、實施主體、運營機制等方面的綜合研判,突出創新型、漸進式、可持續的規劃更新模式,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運營模式或公眾參與等管控機制。
(2)景觀環境解析及其增強設計
快速城市化與人類活動的多元發展,不僅使城鄉景觀環境風貌產生劇烈變化,也給城鄉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壓力,導致城鄉建成環境生態系統的退化與自然環境的氣候變化。作為一種平衡城鄉建成環境物質空間、自然生態與社會文化要素可持續發展的過程性工具,景觀環境解析及其增強設計強調通過循證型設計,理性介入典型景觀環境的系統剖析與增強設計。
基于上述背景,參賽選手根據各自所處城市或鄉村的景觀環境特點與可持續發展訴求,任選場地進行景觀環境解析,并在科學定量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增強式設計,具體設計題目自擬。
設計要求
以提升城鄉景觀環境的空間品質為宗旨,以服務民生、彰顯生態文化價值為導向,通過景觀環境定量解析,深入解析存量空間的生態、社會、文化價值,及其承載的場所精神,提出景觀設計策略和愿景。同時,充分結合政府部門、產業主體、在地居民、市民游客等多元主體訴求,結合選定場地的物質空間特征、歷史文化特色、經濟平衡要求、社會發展狀況等,確定合理的增強設計體系。要求邏輯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適配、特色突出,設計呈現符合時代訴求的新理念、新方法或新技術。
城市設計類
為了激發風景園林、環境景觀設計及相關專業學生的設計創作熱情,增強設計學子凝練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特設以下城市景觀設計比賽??梢允褂?AIGC 生成工具(ChatGPT、Stable Diffusion 模型、Midjourney、文心大模型等)等,以文本生成、音頻生成、圖像生成、視頻生成等多種方法完成設計作品。
(1)城市道路空間設計
以城市土地空間為對象,以打造精品空間環境,提升城市土地功能為宗旨, 著眼于城市空間中的更新、改造和設計,以服務民生、提升空間功能、打造和諧共享出行環境和體現文化為價值導向,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設計包括:城市道路、人文出行、出行服務、城市交通家具、交通設施等任選其一進行設計,具體設計題目自擬。
(2)城市規劃設計
在新型城市發展指導下,結合城市更新改造、城市功能結構調整與產業結構升級等。從全局出發,使城市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布局上做到職能明確,主次分明,互相銜接,科學考慮城市各類建設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土地空間對城鎮化建設、生產力布局、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等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區、工業區、商業區、文教區等,完成土地用地功能、配套交通基礎設施,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谝陨媳尘皡①愡x手根據各自所處城市環境特點任選一城市場地進行規劃設計,具體設計題目自擬。
滿足商場、機場、公園、街道、博物館等公共場所的雕塑、陳設、空間裝置藝術設計作品,風格不限,主題自擬。
(1)設計要求
①參賽者自選設計場地,并在競賽圖紙中有明確的標示;
②立足于自選場地環境及使用人群,為其設計雕塑、陳設、空間裝置等作品,需考慮作品材料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③秉承守正創新的設計理念,關注現實,面向未來;
④關注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⑤體現公共藝術作品的“在地性”與“公共性”。
(2)成果提交
①參賽報名表;
②提供設計作品展板的JPG文件,豎版(80CM×180CM),分辨率至少為300dpi,文件大小不超過 10M,排版美觀、內容明確;
③設計作品圖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主要的分析圖、平、立、剖面圖、節點樣圖、設計分析圖片、圖表和至少三張不同視角的的彩色效果圖等;圖片文件為JPG格式,圖片數量不少于10張;
④方案設計說明(項目基本信息描述、調研分析描述、作品主題解讀、設計展開邏輯及特點解讀、創作說明等內容);
⑤創意草圖繪制和宣傳展示視頻可作為加分項一并提交。
環境藝術與商業攝影類
本賽題涵蓋建筑攝影、空間攝影、景觀攝影、產品廣告、視覺創意等多元形式,包含以追求藝術效果為導向、注重作者主觀情感抒發的藝術攝影、創意攝影或商業攝影。
參賽作品均可進行后期制作以進一步提升表現力。鼓勵通過拍攝視頻并巧妙配合音樂或解說的方式,從動態視角深入挖掘攝影對象的魅力,增強攝影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要求
① 參賽作品的內容應積極健康向上,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符合意識形態要求,不得泄露國家機密,不得侵犯他人隱私權,不得剽竊他人的作品。
② 參賽作品應是本人或團隊所拍攝和制作,之前沒有獲得過同級及以上作品大賽的等級獎,作品的拍攝時間為近三年,體裁、題材不限。所有作品不要添加 LOGO、水印、修飾性邊框等。
③ 參賽作品形式可以是單幅、組照、視頻。每人投稿不超過5 件,有組照者每組按一件計算,每組數量為 4-8 張,專題每組數量為10-30 張,附有簡要的說明。
④ 參賽作品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黑白視頻、彩色視頻均可(視頻類高清,mp4格式,時間長度不超過10分鐘,文件不超過500MB)。
⑤ 每件攝影作品作者的署名和指導教師數僅限 1 位; 視頻作品團隊人員不超過5人,指導教師數僅限 1 位。
作品呈現短視頻類
短視頻是當前設計師不得不直面的重要賽道。通過視頻的形式呈現作品,直觀、生動、全面、真實,觀眾可以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內,感受設計師對于空間布局、材料選擇、燈光效果、創意審美的造詣功底。
(1)設計內容
參賽者需要按照賽題要求,任意選擇自己的一個或多個設計作品(作品類型不限,建筑,室內,產品設計、藝術作品等皆可)制作一個視頻。視頻要求展示空間或其它設計作品的全貌、布局和各種細節,如室內設計作品須包括墻壁、地板、家具、照明等。參賽者可以使用計算機生成的圖像、動畫和視覺效果、AIGC等技術來增強視頻效果
(2)設計要求
作品完整:作品需要從整體構思和表達,包括設計理念、設計風格、設計主題、設計元素等。
設計內容:建筑動畫、生長動畫、漫游動畫等;作品需要體現設計亮點與設計細節。
效果寫實:視頻可以使用Sketch Up、3ds Max等三維軟件制作,要求呈現效果逼真、清晰,盡量還原真實場景。
視頻要求:視頻語言簡潔明了,表達清晰,視覺效果和音頻效果協調,內容積極正面,不得抄襲他人作品。
設計理論類
為進一步提升大賽的學術水平,展現高校學子在設計理論、設計理念方面的高質量成果,第十一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特向廣大設計學子征集學術論文。
(1)征稿內容
論文須圍繞“建筑裝飾設計、人居環境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產品設計、燈光設計”等領域的最新設計理論,國內外最新設計理念,國內設計教育理論與實踐、以及對建筑裝飾行業的深度思考與觀察等。
(2)論文要求
論文字數控制在3000-8000字之間。論文應包括基本的學術論文規范,具體要求詳見附件。
所提交的論文必須為原創,嚴禁抄襲。提交論文的同時,須提交“中國知網論文查重”報告,查重率請控制在5%以內;若是知網已收錄的論文,需提供相關鏈接。無查重報告的論文不能參加評選。
根據論文出版發行需要,出版者有權對學術論文進行刪改。作者未做特殊聲明,視為已向出版者授權。
傳統美術類
(1)繪畫內容及要求
立足于當下中國地域之景觀,包括但不限于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如:山、水、植物、光、空氣、建筑等,任選其一進行創作,題目自擬。
(2)繪畫要求
① 參賽者自選國內任意景觀,最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
② 立足于自選景觀進行風景寫生繪畫實踐創作,依照其繪畫意圖自定義材料媒介,表達方式不限包含國畫、油畫、水彩等多種繪畫形式;
③ 畫面的呈現須至少能夠突出其內在的生態理念,依據其創作理念選取適當的表現手法;
④ 繪畫作品應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創新性,新穎性;
⑤ 注重畫面題目的表達。
AIGC類
(1)設計內容
參賽者可自選設計作品,充分發揮 AI 多元功能。如借助 AI 圖像識別篩選素材,為創作精準取材;運用智能設計軟件生成設計草圖或框架,加速方案成型;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撰寫文案,增添作品文化底蘊;通過 AI 動畫與特效工具,將靜態作品動態呈現,如建筑環境模擬動畫、產品功能演示動畫等。
自主命題,參賽者需要條理清晰地闡述人工智能(AI)在其作品里的用途、效益及運用技術的方式。詳細說明 AI 融入作品后在各環節發揮的作用、為作品帶來的提升效果,以及借助何種具體的 AI 技術手段與操作流程達成設計目標,以此彰顯作品在 AI 應用方面的獨特價值與專業水準,契合賽事對于 AI 相關設計作品的評定準則與期望要求。
(2)作品要求
① 借助 AI 技術,以簡潔直觀方式呈現作品,避免復雜術語,方便觀眾理解作品內涵。依托 AI 實現視覺效果與信息傳達的平衡,以積極內容展現設計美好愿景,同時確保作品原創合法,AI 應用符合相關法規道德,尊重知識產權,維護良好設計生態。
② 在設計說明中詳細分析 AI 的運用情況。
③ 提交包含 AI 成果的展示文檔,如設計圖紙、文案等。
④ 根據作品特性提交 AI 輔助制作的實物、模型與多媒體文件,實物需制作精良,多媒體文件要格式規范,以此展示創新成效。
環境藝術類
(1) 競賽介紹
環境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整合建筑與景觀環境的知識技能,憑借空間布局、色彩、材質和燈光等要素,精心規劃塑造室內外空間。這既能提升生活品質,塑造城市形象,又能促進文化傳承交流,與生活緊密相連并與時俱進。以環境藝術設為賽題,目的在于挖掘設計潛力,探索其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策略,從而提升設計品質,推動參賽者在實踐與競賽里尋求創新融合之道。
(2) 作品征集范圍
本賽題征集范圍:非畢業設計作品。
(3) 提交內容
① 方案設計說明(20 分):涵蓋項目背景、場地調研、設計理念、功能布局亮點、主題文化營造、可持續發展措施等文字內容,不少于 100 字。
② 設計作品圖紙(35 分):包含場地現狀分析圖、功能分區圖、空間布局圖、交通流線圖、景觀設計圖、剖面圖、效果圖、手繪草圖、主題文化元素提取與應用圖等,JPG 格式,數量不少于 12 張。
③ 設計作品展板(25 分):豎版 90CM * 160CM 的 JPG 文件,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文件大小不超過 12M。
④ 海報展示(20 分):制作 1 張方案展示海報,豎版(尺寸依實際或類比設定)。
教學成果類
(1)競賽介紹
本獎項旨在表彰在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個人、團隊或機構,這些成果應在學生設計能力提升、教學方法創新、課程體系優化、教育資源整合等方面具有顯著影響力與示范價值。通過此次競賽,期望激發藝術設計教育界的創新活力,促進教學經驗交流與共享,進而全面提高藝術設計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
(2)參賽對象
面向各大高校設計類專業(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環境藝術設計、平面設計等)的教師個人、教學團隊以及從事設計教育研究與教學改革實踐的相關組織。
(3)賽題詳情
主題一:關于“中裝杯”參賽作品水平提升指導策略的探索與實踐
主題二:設計專業核心素養導向的創新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主題三:數字化技術助力藝術設計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應用
主題四:跨專業藝術設計教學項目的設計與實施
主題五:其他相關教學成果展示
【相關閱讀】
2025第十一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報名參賽指南